“到2050年全球骨质疏松性骨折有50%以上将发生在亚洲,届时中国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的居民人数预计将超过5.3亿!”这些惊人的数据来自于《亚洲骨质疏松症状况报告》,这份报告由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在今年亚洲骨质疏松大会上发布,是首例针对亚洲14个国家人群骨骼健康状况和骨质疏松症的综合性研究报告。报告指出,随着亚洲人口总数的快速增长和老年人口比例的不断升高,骨质疏松正越来越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及地区包括中国的重要健康问题。
老龄化催生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密度下降及骨量减少为特征的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这种疾病使人体的骨骼变得脆弱而更容易发生骨折,已经成为导致人们患病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这种慢性疾病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公众对它的了解还非常匮乏。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截至2006年,中国人口总数已经高达13.1亿,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到了26.6%,即3.5亿人。预计到2020年及2050年时,中国人口总数将分别为14.3亿及13.8亿,其中50岁以上中老年人口的总数预计将达4.7亿及5.7亿。这表明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将日趋显著。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后果之一便是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增加。据2003年至2006年中国卫生部的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中老年人中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为15.7%,其中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分别为8.8%及30.8%。这意味着有近7000万名中老年人正受到骨质疏松的困扰,其中包括1530万男性及5410万女性。预计到2020年,我国患骨质疏松及骨量减少的居民人数将进一步上升至接近2.9亿,而到2050年这一数字更将超过5.3亿。
缺钙及维生素D是骨质疏松关键因素
钙和维生素D对于维持骨骼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两种营养素,这两种营养素的缺乏是造成骨质疏松的重要原因。维生素D对于骨骼健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它帮助肠道吸收钙,另一方面它还有助于钙质沉积到骨骼中,使骨密度增高。《亚洲骨质疏松症状况报告》指出:各亚洲国家及地区普遍存在维生素D的缺乏,其中南亚及东南亚国家的情况最为严重;而由于钙摄入量低及维生素D营养状况差,佝偻病在中国仍是一种常见疾病。
国际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对钙的推荐摄入量为1000~1300毫克/天,但几乎所有亚洲国家都远未达到这一摄入水平,成年亚洲居民的平均钙摄入量仅为约450毫克/天。而中国居民的平均钙摄入量更低于400毫克/天。在膳食钙摄入不足的情况下,人体会合成更多的甲状旁腺激素,使骨骼的代谢变得更为活跃并从中分离出钙质;这些钙质会被运送到神经和肌肉组织中以满足细胞运作的需求,而骨骼中的钙质便渐渐流失。
此外,其他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也会增加骨质疏松的患病风险。如过量饮酒可以使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增加40%;吸烟会增加骨折的发生几率;有研究显示:女性每天坐着的时间超过9小时,发生骨折的几率会增加50%。
骨质疏松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
骨质流失是个静悄悄的过程,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直到骨折发生才被人们发现。这也是大多数人对骨质疏松症缺乏认识的原因之一。骨质疏松不仅会严重影响个人健康及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
引发骨折
骨质疏松所导致的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危害便是骨折,包括髋部骨折和椎骨骨折等。
中国曾经是世界上髋部骨折患病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在1988年的时候,中国的患病率仅为0.1%。然而到了1992年,患病率却比1988年升高了33%~34%。2006年全年,我国50岁以上中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发生次数已高达68.7万次,其中男女性发生次数分别为24.1万次及44.6万次。上海一项调查显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在8年间增长了3.3%到3.9%。预计到2020年,50岁以上老年人髋部骨折的发生次数将增加到163.8万次,而到2050年更将增加至590.8万次。
对于椎骨骨折,199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患病率为15%,而80岁以上老年人的患病率更高达36%至39%。根据近年数据显示,我国居民2006年全年新发生椎骨骨折次数高达180万次。预计2020年我国将有3670万椎骨骨折患者,而到2050年这一患者人数将进一步增长为4850万人。
骨折会严重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如髋部骨折会引起长期疼痛,造成身体残疾,并增加对他人的依赖程度,相当一部分患者需要长期接受医疗及护理。而椎骨骨折可以引起背痛、身高变矮、身体畸形或僵硬、卧床时间延长,甚至影响肺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增加医疗负担
骨质疏松及其所带来的骨折,往往需要接受一系列的医疗及护理,这会耗费大量的社会资源,产生高额的医疗费用。例如在中国,2007年全年髋部骨折所造成的直接医疗花费平均为3603美元/人。根据近年多个城市的相关统计,髋部骨折的医疗花费正在以每年6%的比例增长。据估计,2020年髋部骨折的平均医疗花费将高达7600美元/人,而到2050年更将增长到4.4万美元/人。就总体而言,中国在2006年为治疗髋部骨折总共花费了15亿美元;到2020年,这一费用将增长至125亿,而2050年更将超过2647亿美元。
实际上,髋部骨折的医疗花费已超过其他一些重大疾病。根据卫生统计部门的数据,髋部骨折的住院时间平均为19~24天,相比之下,心脏病、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的住院时间多为10~19天。与此相对应的是,髋部骨折的住院费平均为3117美元,明显高于上述几种疾病(1941~2941美元)。
补钙可获明显壮骨效果
多项研究证明,提高钙摄入量,可增强骨密度,降低发生骨折的风险。
近年发表于顶级学术期刊《柳叶刀》的一项荟萃分析在这方面提供了权威且翔实的数据。这项荟萃分析由澳大利亚多所高校及医院共同完成。研究者们检索了2007年1月份以前发表的关于钙、维生素D、骨质疏松及骨密度的学术文章,从近8000篇文献中筛选出符合分析要求的29项研究,涉及的受试者总共有6万余人。
合并分析的结果显示:摄入含钙的补充剂可以使骨折的总体风险降低12%;同时,服用含钙的补充剂可以使髋部的骨量丢失减少0.5%,使脊柱的骨量丢失减少1.2%。服用含钙补充剂对于不同部位的骨折作用相仿,而且对于男女性的效果相近。对于曾经出现骨折的受试者,含钙补充剂的作用也能到达相似的效果。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对于钙摄入量较低(如每日钙摄入量低于700毫克)的人群,补钙的效果更为明显,可以使骨折风险降低20%。对于钙及维生素D的摄入量,分析结果显示,每天摄入钙达到1200毫克或摄入维生素D达到800国际单位时,效果最佳。
《亚洲骨质疏松症状况报告》强调,通过服用膳食补充剂等方式摄入充足的钙是保持骨骼健康的重要途径之一,并建议亚洲国家应投入更大的力量进行教育宣传,使居民的每日钙摄入量能够有所提高,从而减少骨质疏松的发生。
|